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【官網(wǎng)】
【中藥名】扁蓄 bianxu
【別名】萹蓄、萹竹、道生草、地蓼、粉節(jié)草、百節(jié)、野鐵掃把。
【英文名】Herba Polygoni Avicularis。
【藥用部位】蓼科植物扁蓄的地上部分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一年生草本,高15~50厘米。莖匍匐或斜上,基部分枝甚多,具明顯的節(jié)及縱皺紋,幼枝上微有棱角。葉互生,葉柄短,葉片披針形至橢圓形,先端鈍或尖,基部楔形,全緣,綠色,兩面無毛,托葉鞘膜質(zhì),抱莖,下部綠色,上部透明無色,具明顯脈紋,其上之多數(shù)平行脈常伸出成絲狀裂片。花6~ 10朵簇生于葉腋,花梗短,苞片及小苞片均為白色透明膜質(zhì),花被綠色,具白色邊緣,結(jié)果后,邊緣變?yōu)榉奂t色,雄蕊通常8枚,子房長方形,柱頭3枚。瘦果包圍于宿存花被內(nèi),僅頂端小部分外露,卵形。
【產(chǎn)地分布】生于山野路旁、荒地及河邊等處。分布于全國各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芒種至小暑間,莖葉生長茂盛時(shí)采收。割取地上部分,曬干。
【藥材性狀】莖呈圓柱形而略扁,有分枝,長15~40厘米,直徑0.2~0.3厘米。表面灰綠色或棕紅色,有細(xì)密微突起的縱紋,節(jié)部稍膨大,有淺棕色膜質(zhì)的托葉鞘,節(jié)間長約3厘米,質(zhì)硬,易折斷,斷面髓部白色。葉互生,近無柄或具短柄,葉片多脫落或皺縮、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披針形,全緣,兩面均呈棕綠色或灰綠色。無臭,味微苦。
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性微寒,味苦。歸膀胱經(jīng)。
【功效與作用】利尿通淋、殺蟲、止癢。屬利水滲濕藥下分類的利尿通淋藥。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用量9~15克,內(nèi)服煎湯,治療膀胱熱淋、小便短赤、淋瀝澀痛、皮膚濕疹、陰癢帶下。外用適量,煎洗患處。
【藥理研究】具有利尿、降壓、抗菌作用,有輕度收斂作用。能加速血液凝固,增強(qiáng)子宮張力。對人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;對大鼠和犬有利膽作用等。煎劑對大白鼠的,尿量及鈉、鉀排出量均增加,其灰分亦有同樣效果;水及醇提物能加速血液凝固,使子宮張力增高,可用作流產(chǎn)及分娩后子宮出血的止血劑;水及醇提物靜脈注射對貓、兔、狗有降壓作用;1:10的浸出液,對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,對細(xì)菌的抑制作用較弱;此外,本品能增強(qiáng)呼吸運(yùn)動的幅度及肺換氣量,有輕度收縮作用,可作創(chuàng)傷用藥。毒性:萹蓄作為牧草是有毒的,可使馬、羊產(chǎn)生皮炎及胃腸紊亂,鴿對此植物的毒性作用最敏感。貓、兔口服浸劑( 10%~20%)或煎劑(1:40)的最小致死量為20毫克/千克,靜脈注射水提取物(1:50)為2毫克/千克。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含扁蓄苷、槲皮苷、綠原酸、楊梅苷、牡荊素、槲皮素、木犀草素、異牡荊素、金絲桃苷、木犀草素、東莨菪素、芥子酸、阿魏酸、丁香酸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脾胃虛弱及陰虛患者慎服。
【配伍藥方】①治尿道炎,膀胱炎:鮮扁蓄60克,鮮車前草30克。搗爛絞汁。分2次服。(《福建藥物志》)
②治尿路結(jié)石:扁蓄、活血丹(金錢草)各15克,水煎服;或扁蓄、海金沙藤、車前草各30克,水煎服。(《浙江藥用植物志》)
③治乳糜尿:鮮萹蓄30~60克,加雞蛋1~2只,生姜適量。水煎,食蛋服湯。(《浙江藥用植物志》
④治小便不通:萹蓄一握,水盅半,煎一盅,熱服。(《衛(wèi)生易簡方》)
⑤治黃疸:鮮萹蓄30~60克,黃蜆250克。水煎,當(dāng)茶飲。(《福建藥物志》)
⑥治白帶:鮮扁蓄90克,細(xì)葉艾根45克,粳米90克,白糖30克。先將粳米煮取米湯,再入各藥,煎汁,去渣,加白糖。空腹服,每日1劑。(《浙南本草新編》)
⑦治瀉痢:a.扁蓄30克,仙鶴草30克。水煎服。(《四川中藥志》1979年);b.泄瀉:扁蓄12克,車前9克,龍芽草15克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藥物志》)
⑧治膽道蛔蟲癥:扁蓄100克,醋100克,加水1碗,煎至1碗,每日分2次。(《長白山植物藥志》)
西安附兒中醫(yī)醫(yī)院“兒童發(fā)育行為疾病&生長發(fā)育疾病名醫(yī)..[詳細(xì)]